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9家纺服企业入列工信部试点,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将释放哪些潜在价值?

作者: 福布云商

2020-07-28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开展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应用试点的通知和试点企业名单。其中,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红豆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绍兴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安莉芳(中国)服装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纺织服装企业成为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应用试点企业。

  纺织企业要实现智能化生产,需要机械、纺织、自动化、计算机信息等多专业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完成不同类型和功能的智能单机设备互联,形成柔性化新型生产模式。即形成集智能管理、智能车间、智能物流运输、产品管理、售后追踪于一体的完整模式,通过智能计划、智能生产调度、智能监控、实时成本分析、市场分析、智能决策形成智能管理系统。这一切都需要数据的收集、管理作为支撑。

  据了解,工信部于今年3月印发了《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旨在指导企业提升工业数据管理能力,促进工业数据的使用、流动与共享,释放数据潜在价值,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驱动让效率明显提升

  此次入选工信部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应用试点名单的企业,都是业内两化融合较好,并在智能管理系统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的企业。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绍兴英利印染有限公司生产规模并不大,但企业一直在积极探索智能印染道路。

   去年8月,由北京数制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英吉利印染全面上线。这个被称作纺织大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让英吉利印染的整个生产流程真正实现数字化。只需轻点鼠标,选中某台染色机缸,该机缸的一切实时工况数据,便会迅速以表格或柱状图显示出来。管理者还可以清晰地通过屏幕上的生产曲线偏差幅度和具体参数,快速判断某个机缸出现了什么问题。

  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俊介绍,数制科技的“智慧印染”系统上线后,洗缸次数减少45%之上,设备利用率也显著提升。“以往单次排产,我们都是人工操作,常常耗费个把小时,现在只需几分钟,就能快速搞定。尤其遇到插单等特殊情况,都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高质、高效的排产调整,能耗、洗缸切换、人力等成本显著降低,直接降低成本至少100万元/年。”

  王文俊说:“相比以往都是靠线下人工推动流程运转的模式,现在工人们采用手机智能终端作为工作台,相比固定终端,硬件投入成本下降80%,业务流程也明显精简,工人报工操作非常简单,与此相对的是管理成本下降明显。我们现在的报工数据基本与业务实际情况一致。如今生产进度实时透明,风险可以及时预警,全厂工作在数据驱动下效率明显提升。”

  据悉,北京数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纺织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印染行业最关注的成本、质量、交期、环保四大难题,结合大数据沉淀与自学习形成智能优化建议,全面打通ERP、MES、PLM、设备系统等信息孤岛,研发出 “智能排产”、“智能监控”和“智慧能源”等新一代技术产品,真正做到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数字化目标。

  据北京数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福鑫介绍,像英吉利印染公司这样年产值在2亿~5亿元规模的企业,通过智能管理系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每年可直接增加效益500万~800万元。

  实现智能化还需发挥数据更大作用

  同样入选工信部工业数据分类分级应用试点名单的山东华兴纺织集团,与三星集团SDS公司以及郑州天启自动化系统公司合作开发了国内首套智能纺系统。

  这套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对每个工序和作业点的可视化监控,客户可以实时通过互联网了解订单的进度和质量情况。同时系统可以将实时数据传递集成和分析,以数据分析反向指导生产管理,实现了集生产状态远程监控、产量报表自动生成、质量数据实时监视、订单实时跟踪、无缝集成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功能为一体的管理平台,从而实现生产全流程的网络化、集成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

  山东华兴智能纺系统实施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20%,缩短产品生产周期30%,在制品库存资金周转加快,取得间接经济效益10%;企业万锭用工达到15人,降低人工成本可达80%;能源利用率提高12%;智能配棉的应用,可平均降低配棉等级0.5级,大幅降低了用棉成本;企业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0%。此外,项目实施后可有效降低在库库存资金占用和在制品物资资金占用,降低库存资金占用10%,有效节约了财务成本。综合分析,项目实施可在多方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平均可使企业增加利润30%左右。

  在山东华兴集团董事长胡广敏看来,应用智能纺系统最重要的是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使人、设备、软件系统融为一体,互联互通。

  他认为,智能化的核心应该是智和能融合在一起。现在的智能化做到了“智”,即使用技术等诸多手段,将很多数据收集起来,然而数据只是一个手段,反复使用数据,才是智能化。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