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PTA行业新旧产能更替进程有望加速

作者: 福布云商

2020-08-07

 2006年以前,国内PTA行业发展缓慢,产能缺口较大;PTA上市后,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我国随即跃升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及消费国。

  产能周期变化

  PTA期货上市之初,国内产能规模仅945万吨,产能缺口较大,对外进口依存度超过50%2006年以后,较大的产能缺口及高额利润刺激民营资本大举进入PTA行业,新项目纷纷立项上马,PTA行业随即开启一轮大规模的扩能运动,20112012年便是此轮扩能周期的高峰。截至2019年年底,国内PTA总产能、有效产能分别为5449万吨、4856万吨,自2006年起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43%13.42%

  依据产能周期理论,我们对PTA行业产能周期作出如下划分:

  1.20072014年产能快速扩张。

  2.20122014年产能走向过剩。

  3.20132016落后产能出清。

  4.20172019年行业逐步复苏。

  5.2019年开启新一轮产能周期。

  20072010年为扩张阶段初期,产能存在较大缺口,行业处于高景气度周期,开工率维持高水平,企业生产利润丰厚,基差结构表现为期货升水。20112014年为扩张中后期,新装置大量投产,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出现,市场步入景气下行周期,行业开工率加速下降,企业利润急剧压缩,商品价格深度下跌,部分高成本装置出现亏损,基差结构转为期货贴水。20152016年,产能过剩日益加剧,行业步入景气低迷期,商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高成本装置开始大量退出市场,有效产能显著下降,落后产能出清步入加速阶段,市场预期未来供需环境改善,此时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提前反映,基差结构重回期货升水。20172018年,伴随着供需环境改善,行业迎来整体性复苏,市场景气度稳步回升,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转。2019年,行业复苏到了中后期,新的供应缺口开始出现,现货供应紧张时有发生,基差结构表现为期货贴水,但此时新一轮产能扩张已然开启。

  产能结构变化

  过去十年,PTA行业产能结构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行业寡头化、装置大型化、产业链一体化三个方面。

  从行业集中度看,2011年前5名产能占比65.5%20207月前5名产能占比65.2%。虽然前5名产能占比变化不大,但上榜企业名单基本更换,且产能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逸盛、恒力等龙头企业优势愈加明显,行业逐步形成寡头竞争格局。寡头企业不仅在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在生产技术、产业链配套及管理水平上也明显占优。

  从装置规模看,得益于生产技术不断进步,PTA装置规模日趋大型化,单套产能从最初的60万吨提升至250万吨,未来甚至超过300万吨,而规模大幅提升的背后是装置加工费显著下降。有关数据显示,不同产能规模的装置成本差距较大,目前国内PTA加工费在350850/吨。在新一轮产能扩张背景下,未来PTA加工费预计会压缩到600/吨以内,迫使行业落后产能出清,实现新旧产能的市场化更替。

  从行业发展来看,过去国内PTA发展瓶颈在于PX,而PX高度依赖日韩、中国台湾等,进口依存度高导致产业链定价权旁落。不过,随着炼化项目审批放开,PTA民营巨头纷纷向上游拓展,2019年恒力炼化投产标志着行业一体化发展加速,真正打通了炼化—PXPTA—聚酯全产业链条。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配套PXPTA产能达3113万吨,约占总产能的60%,较去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而有配套聚酯的PTA产能达3993万吨,约占总产能的77%

  综上所述,在过去十余年间,国内PTA行业经历了一轮完整产能周期,我们对不同阶段下行业景气度及期现基差结构等特征进行剖析归纳,期望对新一轮产能周期下的市场研判有借鉴意义。同时,PTA行业逐步形成产能寡头化、装置大型化、产业链一体化,使得头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未来行业新旧产能更替进程有望加速。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