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化纤产业与新技术融合,龙头桐昆引领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作者: 福布云商

2021-03-04

2020悄然结束,在这不同寻常的一年中,全球经济遭到了和平状态下前所未有的打击,几乎没人相信有哪个主要经济体还能保持经济正增长,而中国却在2021年伊始向世界宣布,我们不仅实现了经济正增长,还成功消除了绝对贫困,经济和民生都没有因为打击而后退。

增长不意味着没有困难,化纤纺织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受到实体经济冲击尤为严重,面对挑战,中国企业却将它变成了升级的机会。

01. 挑战出变局,智能促进步

高层会议曾多次提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在着重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经历了40多年的高速发展,由于过去长期依靠人口红利、资源红利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中国一直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底端。近两年来,国际局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提出大力发展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正是在以智能化转型构建属于中国自己的智能化世界。

在这个新世界里,5G、云计算等技术极大促进了数据的增长和算力的发展,传统的“云-管-端”IT架构不再适用制造业升级新需求,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新世界呼唤一个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的融合发展的,全新的IT架构——新IT(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化转型)。

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演讲中提到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智能化的时代。人们呼唤智能化时代的新的产业架构和技术架构。”

具体来说,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要的不再仅是硬件设备,而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新IT架构的全套解决方案,需要的是包含顾问、实施、运维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对业务流程和决策流程进行更好、更智能的管理,形成行业智能、提质增效。

这套构架的实践代表,当属民族品牌联想,其分别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两个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并且也是全球少有的“端边云网智”全要素覆盖的行业领导厂商。作为新IT领军者,联想多年来聚焦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垂直领域,以新IT赋能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穿越经济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转型先行者,技术实践者

在对外赋能之前,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早在2011年,联想就开启了以数据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转型之路。在联想各个智能工厂中,都部署了5G智能制造产线。通过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将产线上机器运行和人工操作的轨迹数据实时采集上传,通过5G网络和联想边缘计算、云计算平台的协同分析数据,实现对机器的预测性维护和对产品的智能质量检测;另外联想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能够对客户订单、部件供应和产品计划等相关信息化数据进行需求预测和智能排产。

位于合肥的联宝工厂是联想智能制造的典型样本。联宝工厂是联想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研发制造基地,有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哪吒线、水星线两条智能化产线,每天可智能处理5000笔订单,且其中80%以上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4小时内可调取2000多种电脑部件,形成全球数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订单达成率平均比业界标准快15%。


▲“水星线“是一条柔性生产线,自动化率超过50%,拥有61套自动化设备、23台机器人,能够有效保证产线可以24小时不间断生产。水星线的极限UPH(每小时产能)能达到280,超越了人工组装的速度极限。


▲“哪吒线”是一条主板智能化工业互联线,自动化率达到业内领先的90%。

为了应对供应链和订单销售预测不准的问题,联宝在自己首创的低温锡膏焊接基础上,自主研发了目前业界唯一的CPU后焊技术,可以让最关键的CPU元件最后焊装到芯片板上,即使缺少关键电子材料也可以继续生产。

除产线智能化外,现在联宝科技智能制造中心总经理曲松涛已经开始非常熟练地使用“智能驾驶舱”,早晨8点在高铁上他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出货交付及时达成率等指标,如果看到哪个指标有问题,可以当即召开会议来解决。

“我们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要做一个新一代的智能生产线”,曲松涛说,联想始终希望能作为智能制造的引领者、赋能者,帮助其他企业,让更多企业少走弯路、少进坑,“让他们能够在成功的基础上,或者相对来讲安全的一个起点上,按照他们的企业的需求再去快速发展,而没必要走这些老路弯路。”

03. 赋能化纤企业,共推智能化浪潮

桐昆集团历经四十年发展,早已是中国化纤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能力居世界涤纶长丝企业产能和产量之首,年产量近千万吨,员工超过20000人。桐昆依靠收购迅速扩张,目前旗下共21家工厂,遍布全国,最远的在新疆,企业管理者感觉很难管控。而桐昆的竞争力之一就是精细化管理,所以桐昆集团的需求非常明确——可视化、全程可控,同时希望有一个“大脑”能够帮助管理者科学决策。

从联想发展经验来看,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跟整个的智能制造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每个企业自己的“大脑”。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精力、有能力完成智能化转型升级。

“最难的就是把新技术和我们化纤行业的经验结合起来,还要根据我们的特殊需求,建立一个契合桐昆需要的智能化平台。” 恒云智联总经理、集团信息化负责人许燕辉在拆解桐昆面临的转型问题时分析说。

这时候,就需要联想这样的智能化转型先行者,将自己积累下的经验和技术,形成智能化解决方案对外输出赋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正值桐昆集团的智能化转型关键期。为了能让桐昆的智能化转型顺利进行,联想智能制造交付(集团侧)高级经理王文全和同事不远千里驱车逆行前往桐昆,这一去就是三个月没能回家。

虽然工作很辛苦,长期驻扎在工厂不能回家,但是王文全很认同这份工作所带来的价值。“为了给客户带来最好的服务,我们不离不弃地守在工厂的一线。”

在联想的强力赋能下,目前,桐昆第一阶段的智能化转型工作已经完成,联想以工业物联网平台LeapIOT为核心,帮助桐昆打造了完整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桐昆下属21家分厂车间的工业网络进行改造和增强,连接了971条生产线上的26820台设备,并将全量生产数据和信息系统数据进行融合处理。

04. 智能化转型完成,中国制造将迎春天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评论说,在中国产业智能化浪潮中,“联想这样的企业对制造业企业来说,首先是同行者,现在互相赋能、互相变革,是合作伙伴的共生关系。”

吴晓波认为,中国有很多做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服务的企业,但联想与其他企业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联想首先是一个制造企业,基于几十年对制造行业和信息产业的理解,积累了一套自己的哲学思考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克服各种困难,进行赋能化改造,形成了几百个应用化场景。

鉴古观今,我们可以发现,在任何世界强国的发展进程中,制造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强国之基、立国之本,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为最早从中国走出去的全球化高科技制造企业,联想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率先认识到中国制造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发动机”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发领军优势,主动输出自身经验,对供应链上下游伙伴的智能化进行投入,全力推动各行各业产业升级,为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承担起一家中国企业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规模巨大的市场,如今智能制造的浪潮正在中国大地上气势如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制造人是幸福的。

在联想、桐昆集团等一系列中国制造业中坚的带领下,在曲松涛、许燕辉等中国制造人的努力下,不仅是化纤行业,整个制造业都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中国制造必将以全新姿态惊艳世界。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