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国产品牌差距拉大?安踏业绩骄人,留下辉煌背影,李宁价格攀升,营收增速堪忧?

作者: 全球纺织网订阅号

2024-09-11

近几年,本土服装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受国际品牌的挤压,本土服饰品牌市场空间大幅缩安踏、耐克业绩出现分化。



当耐克因北美市场大幅下滑、财报不及预期引起股价大跌时,安踏又交出了一份再创半年度历史新高的好成绩。337.4亿,安踏不仅增速跑赢行业,更是将耐克中国远远甩在身后。


与此同时,在体育的大年里,李宁似乎失去了往日的“激进”。作为“国潮风”的代表企业之一,风口过后,李宁将“隐忍”与“低调”做到了极致。回过头去看走过的路,在李宁创业三十多年里,有过低谷也有过高光。但能够支撑李宁公司走过至暗时刻的除了运气,剩下的就是对于体育产品的坚持。



安踏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随着中国运动鞋服市场恢复高景气度,安踏一直在创造纪录又自我刷新纪录。2024上半年,安踏集团以337.4亿的营业收入再创半年度历史新高,增速跑赢行业,多项指标超市场预期。尽管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企业营收前四位,在安踏集团身后的,仍是耐克中国、李宁、阿迪中国,但从目前的营收体量来看,2024上半年安踏集团的营收体量相当于1.2个耐克中国、2.4个李宁、2.6个阿迪中国。



  安踏集团持续扩大领先优势,各品牌、各指标的健康增长功不可没。


  分品牌来看,2024上半年,安踏品牌收入同比涨13.5%至160.8亿元,继续巩固中国品牌领导者地位;FILA斐乐品牌收入同比涨6.8%至130.6亿元,增速继续领先同规模国际品牌;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大涨41.8%至46.0亿元,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亚玛芬体育创收购以来最佳半年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4%,“双轮驱动”成效显著。


  具体到各项财务指标,2024上半年,安踏集团经营利润率保持在25.7%,其中安踏品牌21.8%,FILA斐乐品牌28.6%,所有其他品牌29.9%。;集团股东应占溢利(不计入联营公司/合营公司损益及由亚玛芬上市事项权益摊薄所致的利得影响)创新高,同比增长17.0%至61.6亿元,股东应占溢利率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到18.3%;经营现金净流入85.0亿元,自由现金流入76.2亿元。


  对此,安踏方面也表示: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024年,我们继续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并以“增效益、提质量、稳中求进”为方针,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成功实现了稳健增长,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印证公司的韧性和竞争力。安踏这份令人满意的成绩,进一步拉开了与耐克中国的差距。从2022上半年开始,安踏集团已连续第5个半年度营收领先耐克中国。



  50亿以上的营收差距,与2023年同期相比,相当于领先优势扩大了近1倍,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安踏作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领跑者的江湖地位。安踏集团甩开了耐克中国,安踏品牌也建立了与李宁之间全面的竞争优势。2024上半年,安踏品牌营收达160.8亿元,占集团营收48%的同时,以单品牌之力超越李宁集团和阿迪中国,进一步巩固了中国运动品牌领导地位。




李宁“失速”


  李宁的这份财报发布之后,实际上市场并非给予充分的认可。面对业绩增速的放缓,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在业绩说明会上坦言,今年核心不以规模增长为主要目标,“稳健经营、务实发展”是主导思想。


  钱炜还称,一方面从收入的角度来看,李宁将尽可能地针对不同层级市场,针对不同人群,以及针对不同品类的机会点进行有效地布局;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要对收入进行相应的预判。


  很显然,李宁的管理层也意识到提价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高库存的问题也必须解决。


  根据统计显示,作为国潮风背后的大赢家,2018年,“中国李宁”系列服装销量超过550万件,鞋品销量超过5万。在这股“国潮风”的推动下,李宁的营收和净利润节节攀升,业绩方面,2018年李宁的全年营收为105.1亿元,净利润为7.153亿元;到了2022年,李宁的营收已经增长至258.03亿元,净利润则增长至40.64亿。


  国潮风之后,大众对李宁产品最直观的感受是“越来越贵”了,在不断走高的价格之下,消费者最终选择了用脚投票。因此从2022年之后,李宁的业绩增长便开始陷入停滞,到2023年更是出现增速下滑,到了2024年,其业绩增速已经仅为2.3%。


  不仅如此,其净利润已经开始出现下滑。从业绩表现来看,李宁已经“失速”,其与行业龙头的差距越拉越大。当然,对于李宁而言,已经经历过一次大的低谷,对于市场的反应,李宁也一直在造“新故事”,但是都没能收获之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增速下滑的同时,李宁的存货也在攀升。


  李宁集团联席CEO钱炜表示:“今年上半年,虽然外部市场环境不断地在变化,而且线下的流水也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李宁集团整体的库存管理水平和目标,保持在非常健康、稳定的状态。我们的核心思路是,不要在库存发生问题之后去解决问题,而是在库存有可能发生之前,就将之前的一些可能带来库存风险的原因尽快地解决掉。”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