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院校 | 推动纺织非遗传承创新成果丰硕,武汉纺织大学再获全国表彰

作者: 中国纺织报

2025-01-28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旨在激励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积极进取。其中,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叶洪光因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探索和创新新时代背景下纺织非遗的传承保护理念、形式与方法而受到表彰。

 

表彰会现场,叶洪光(右起第四)获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先后成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获批文旅部等资助的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还建成荆楚纺织非遗馆。此一基地一中心一展馆,功能交叉互补,组成集教育培训、学术研究、传承保护、展览展示、传播交流及创新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社会学科平台。

 

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负责人,叶洪光在纺织非遗领域成果丰硕。他先后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湘鄂西部土家织锦的传承与产业开发研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民间挑花‘双创’设计人才培养”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其中《土家织锦的文化生态与视觉艺术》获首届湖北非遗科研成果一等奖。叶洪光还荣获2014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育奖、2020年度中国非遗保护功勋人物奖,并被推选为2022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

 


在传承人才培养方面,叶洪光积极开展各级传承人及从业者培训工作。2016-2024年度,他先后主持完成文旅部、教育部及人社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纺织类)研培项目十余期,培训纺织非遗传承人及从业者400余人次,培训项目所涉及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涵盖纺、染、织、绣、服饰等 20余项国家级、省级纺织非遗项目。在产品设计方面,他带领传承人从色彩搭配到图案造型,从设计审美到创作实践,延续传统、推陈出新,开发出一批具有现代生活气息、时尚创新的非遗文创产品,让传统纺织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在开展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播方面,叶洪光带领团队开展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进校园活动。他带领团队与多家非遗企业和地方文化馆开展广泛合作,主持多场非遗服饰秀,如第一届及第二届长江非遗展开幕式服饰秀、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汉绣嘉年华服饰秀等;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化馆长期合作,开展鄂博两地绣娘交流和培训,助力“文化润疆”工程。此外,他还带领团队走出国门,在意大利、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展览展示我国非遗作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