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全球PTA格局生变!日本产能归零!中国"化纤心脏"如何把握机遇?

作者: 棉交中心PTA与EG产业圈

2025-02-27

2月24日,日本东丽集团宣布将于2026年前全面停止本土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这意味着曾居全球产业链顶端的日本PTA产业即将清零。这一战略收缩背后,中国PTA产业正以惊人速度重塑全球版图。

图片

中国PTA的"弯道超车"之路

近年来,我国PTA产业实现了飞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我国PTA产能已超过850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70%。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国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上的持续投入。例如,我国近十年内投产的PTA装置多采用国际先进的英威达P8技术,使得我国PTA行业在技术上紧跟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我国PTA行业形成了以逸盛、恒力等行业巨头为主导的市场格局,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作为化纤产业链的"心脏",PTA支撑着纺织服装、包装材料等民生领域。在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已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式发展:

1.产能占比全球70%:截至2024年底,国内总产能突破8500万吨大关

2.技术迭代加速度:近十年新建装置100%采用英威达P8尖端技术

3.行业集中度攀升:逸盛、恒力等头部企业掌握近半产能,形成规模效应

图片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机遇

从下游产业来看,PTA是聚酯纤维、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子等多个领域。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和消费国,其市场动态对全球PTA价格具有决定性影响。东丽停产可能导致全球PTA价格波动,但我国PTA产能的充足性将为下游企业提供有力保障,减少外部冲击的影响。

我国企业应抓住全球市场格局变化的机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我国PTA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升级,我国PTA行业有望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然而,我国PTA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国际油价波动和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行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PTA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环保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随着全球产能的扩张,市场竞争加剧和产能过剩的风险也逐渐显现。

在东丽停产事件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加强对PTA产业的规划和引导,避免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行业协会则需要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市场规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我国PTA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新局:危与机并存的转型时刻

面对国际产能调整带来的市场机遇,中国PTA产业正站在关键转折点:

一、三大战略机遇

1. 全球定价话语权:我国消费量占全球60%,已成价格"定盘星"

2. 产业链安全屏障:充足产能为下游2000亿级聚酯产业保驾护航

3. 技术输出窗口期:自主工艺包研发进入突破前夜

二、不可忽视的挑战

1.国际油价剧烈波动加大成本控制难度

2.环保硬约束倒逼绿色技术升级(单吨水耗需再降30%)

3.全球产能竞赛隐现过剩风险

破局之道:多方协同下好"一盘棋"

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需要构建新型发展生态

政策端:建立产能预警机制,严控低效扩产

企业端: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PTA生产"卡脖子"技术

市场端:加速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布局

这场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中国PTA产业既要守住规模优势,更要锻造技术硬实力。当日本选择战略退场,正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进阶的重要契机。未来能否在高端聚酯、特种材料领域开辟新蓝海,将决定我们能否真正掌握产业主导权。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