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我为什么要来新疆办印染厂?这家巴州民营企业这样说

作者: 中国纺织

2025-03-05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民营经济犹如一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壤,孕育着无限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推动科技创新的 “急先锋”,还是促进就业的 “稳定器”,更是改善民生的 “助推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浪潮中, 洲际生态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昌胜 深入探讨民营经济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在巴州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为经济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图片



政策护航,坚定前行



在2025年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谈及对此的感受,吴昌胜感慨万千:“这无疑给我们民营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态度鲜明且坚定,这让我们底气十足。同时,党中央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难点、痛点、堵点提出的一系列务实举措,令人倍感振奋。从政策发力到融资支持,从营商环境优化到执法监督完善,一揽子靶向措施为我们扫除了前行路上的障碍。而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的指示,更是我们洲际战略西转,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端转型的强大引擎。”



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当下,巴州正全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油气生产加工、绿色矿业和新材料、纺织服装、新能源等产业蓬勃发展。吴昌胜敏锐地指出,洲际生态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在这一产业大环境下,拥有四大契合点:“纺织服装产业在巴州发展迅猛, 我们印染企业通过推出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与服装生产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巴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正盛,我们借此东风,提升整体工艺流程,达成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科技研发与本地企业合作,推出创新功能面料和高性能纤维材料,拓展市场应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巴州油气生产加工与新材料领域发展成熟,与我们在染化料、涂料、助剂等方面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合作关系,有效降低了整体成本。”

图片



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是关键。吴昌胜介绍道:“作为深耕印染行业几十年的企业,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成果显著。 在染料助剂和打印墨水、生产设备自主技改、创新废水处理工艺等方面均取得突破。 像高色牢度、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性染料,以及厌氧发酵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等,都是我们创新的结晶。” 谈及未来创新计划,他表示:“随着二期项目建成投产,我们将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同时,通过行业先进技术手段,致力于废水‘零排放’, 逐步实现废水 100% 回收生产循环利用和价值再造; 此外,紧密结合市场对差异化和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加大功能性和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的研发力度与投入。”




把握机遇,直面挑战



在新质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当下,吴昌胜剖析了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优势与挑战:“新疆在资源、能源、政策等要素保障上得天独厚,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本地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间协同配套能力,有助于我们降低成本;作为印染老牌企业,我们在技术创新上的成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契合绿色发展要求,推动企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提升核心竞争力。” 然而,挑战也不容忽视,“印染企业前期在生产方面面临用工、培训、设备、研发等全方位资金投入,成本控制需极为精细,稍有差池便可能流失客户、丧失市场;当前印染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在确保质量和环保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生存难题;此外,新疆完善的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高端人才相对紧缺。”

图片

尽管挑战重重,但吴昌胜满怀信心: “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落地巴州的新生力量,我们有信心与本土企业家携手,在未来五年,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再造,将巴州本地优势资源转化为实际红利,推动巴州家纺产业迈向新高度。我们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巴州,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技术迭代升级,发挥‘鲶鱼效应’,促使更多同质产业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升巴州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上发力,填补部分空白,特别是在数码印花领域。”

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民营企业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与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民营经济必将在巴州乃至全国的经济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