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100亿投资!纺织巨头出海狂潮!海外成“蓝海?!

作者: 化纤头条

2025-03-29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加速海外扩张,过去一年间,投资规模接近 100 亿元。从东南亚到非洲,从摩洛哥到印尼,中国纺织巨头们正积极在海外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与竞争优势。


全球纺织版图重塑:中国纺织企业的“出海”浪潮

中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迅速增长,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纺织企业必须思考如何“走出去”,通过海外投资发展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本覆盖全产业链,地域几乎遍及全球。在国内生产要素供给全面偏紧的情况下,我国纺织企业通过绿地投资、资本运作等多种途径,在海外建立原料基地、加工工厂、品牌及渠道、研发中心等,积极构建跨国产业链、价值链体系,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据统计,2016 年,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达 2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9.3%。2013-2021 年,我国纺织行业对外投资总额达到 110.8 亿美元,对外投资存量超 130 亿美元,覆盖东南亚、南亚、中亚、非洲、欧洲、北美、澳洲等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去十年,中国纺织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金额达 60 亿美元,约占行业对全球投资比重的 50%。


纺织巨头的海外“新棋局”

盛泰集团在摩洛哥的投资是中国纺织海外扩张的标志性事件。根据公告,盛泰集团计划投资不超过 22.90 亿摩洛哥迪拉姆(约 17.16 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集高档棉纱、高档面料及高档服装生产于一体的绿色纺织产业园。该项目规划年产 10 万锭高档棉纱、10800 吨高档织染面料等,占地面积约 34 公顷。

南山智尚与印尼泰信签署合资合同,在印尼新建服饰生产加工项目,预计年生产西服等 16 万套;汇隆新材拟投资 5 亿元在印尼建设再生着色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项目;申洲国际在越南投资 1.5 亿美元建设高档针织面料工厂;鲁泰集团则在埃及设立首个纺织工厂,总投资达 3.85 亿美元。


驱动纺织出海的“新引擎”

中国纺织企业选择海外投资,首先是看重海外的低成本优势。以越南为例,当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此外,一些国家还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海外投资可以拓展市场,贴近海外市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减少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影响。例如,鲁泰集团在埃及设立工厂,产品将 100% 用于出口,这有助于其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此外,海外投资有助于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通过在不同国家投资建厂,中国纺织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例如,南山智尚印尼项目将使用国内生产的面料,通过国内外市场的有效联动,提升产业链效率。


纺织出海的多元路径与智略

中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主要采用绿地投资、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等多种形式。绿地投资是指在东道国境内依照当地法律设置新的企业,具备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生产能力。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实际控制力强,经营灵活,但需要对投资地的政策、风险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购则是为了获取发达国家已有的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合资模式则有助于快速布局产能,实现跨国产能合作。

从产业链来看,中国纺织企业对外投资领域几乎涵盖了全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下游的服装、家纺等成品,以及纺机等设备制造。棉纺企业和针织企业是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加工基地最多的领域,而织造、印染、梭织服装和化纤等领域的投资项目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多。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来化纤业对外投资合作增长明显。


出海挑战与应对之道

中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贸易摩擦、文化差异、政策法规等。为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投资目的地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和文化习俗,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外投资的引导和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中国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加速,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对全球纺织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加入海外布局的行列,中国纺织产业将在全球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