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
今日商品数
商品 店铺

历史记录

2025 年化纤行业惊现怪圈!

作者: 化纤头条

2025-05-20

2025 年一季度化纤行业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3%,一边是净利润普遍下滑,吉林化纤、新乡化纤、南京化纤净利润分别下降 60.59%、55.57%、63.26%。这还没完,更魔幻的是,行业整体营收增长 1%,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 0.3%。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化纤产量增长 6.5%,企业却赚不到钱?


深入分析数据发现,行业正面临 "增产不增收" 的典型困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1-3 月化纤产量为 2063 万吨,同比增长 6.47%,但同期化纤价格却呈现震荡下行趋势。这种量价背离的现象直接导致企业营收与利润的剪刀差扩大。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亏损面高达 39.18%,亏损企业亏损额虽同比减少 5.87%,但仍达 30.47 亿元。这种矛盾现象背后,是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的结构性矛盾在发酵。


线下回暖,线上却遇冷?


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3.4%,但实物商品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 0.1%。这说明线下消费回暖,但线上渠道仍在调整。


从消费端看,市场分化特征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 1.2%,其中线下渠道表现亮眼,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增速较 2024 年同期提高 0.9 个百分点。但线上渠道遭遇瓶颈,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微降 0.1%,这主要受电商零售规模基数较高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升级趋势显著,国风国潮服饰销售额同比激增 120%,户外鞋服增长 50%,显示消费者更愿为差异化产品买单。这种渠道与品类的结构性变化,正在重塑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价值分配格局。


服装出口疲软,国际市场压力山大?


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 66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其中纺织品出口增长 4%,服装出口下降 1.9%。外需韧性虽在,但服装出口的疲软暴露了国际市场竞争压力。


外贸数据折射出更深层次的产业变迁。海关数据显示,化纤主要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 12.57%,其中涤纶短纤出口激增 32.01%,越南、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成为主要增长点。但服装出口同比下降 1.9%,反映终端产品国际竞争力下滑。更严峻的是,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税率最高达 145%,虽经日内瓦会谈暂缓部分关税,但实际加征税率仍达 30%。这种贸易环境倒逼企业加速市场多元化布局,一季度对欧盟、非洲等市场出口保持增势,显示供应链韧性正在增强。


增产不增收,化纤行业怪圈难破?


化纤产量增长 6.5%,但企业利润普遍下滑,说明行业可能陷入增产不增收的怪圈。某化纤企业毛利率下降 3.62 个百分点,某化纤厂毛利率同比减 21.34%,一化纤企业更是连续四年亏损。深层矛盾在于,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行业亟需转型升级。


说到底,化纤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的阵痛。短期来看,企业需控制成本,优化库存;中期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向高端化纤产品转型;长期则需布局绿色化纤,抢占碳中和先机。预测未来,行业分化将加剧,龙头企业或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而中小厂若无法突破技术瓶颈,可能被淘汰出局。


从发展趋势看,行业正在经历三个层面的深刻变革:在技术层面,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投资增长 15.8%,智能制造成为突围方向;在产品层面,生物基纤维、高性能纤维等新产品占比提升至 12%,差异化竞争渐成主流;在市场层面,内需市场对国潮产品的热捧与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布局,正在重构行业增长逻辑。可以预见,未来 3-5 年,行业将呈现 "强者恒强" 的马太效应,那些能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研发强度需提升至 3% 以上)、在细分市场建立技术壁垒(如开发 5 种以上特种纤维)、在全球供应链中卡位关键环节(如建立 3 个以上海外生产基地)的企业,才能在这场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

提示

×

您当前尚未登录,如需购买当前文章,请立即登录

底部

Copyright © 2035 CF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让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发江程广场2号楼520室 客服电话021-69760516

域名备案:沪ICP备17024305号-2 

沪ICP许可证号: 沪B2-20200070

沪EDI许可证:沪B2-20200070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4050号